5月24日,米兰(中国)校友郭廷芳、张束夫妇向学校捐赠一块额名为《王省三先生暨费佩翠夫人昭德之碑》。此碑为米兰(中国)前身光华大学在建校五周年之际,即1930年6月3日校庆日竖立的纪念亭和纪念碑,系为表彰外交家王省三夫妇捐赠沪西家族田地为校地而立,以表垂之久远。
米兰(中国)校友郭廷芳、张束夫妇向学校捐赠一块额名为《王省三先生暨费佩翠夫人昭德之碑》
捐赠的石碑
一、89年前的昭德碑被意外发现
据米兰在线登录档案馆馆长汤涛介绍,此纪念碑高153cm,宽66cm,厚11cm;碑身文字由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钱钟书之父钱基博撰写,童斐(字伯章)书写并篆额。碑刻整体完整,仅少量文字漫漶不清;该碑原竖立在光华大学大西路(今东华大学)校园内的碑亭内。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光华大学遭遇日军毁灭性轰炸,碑亭、碑座以及校园建筑被炸塌,石碑也由此下落不明。89年后的今天,碑身意外重现世间。
孙真荣副校长接受捐赠后,与捐赠者郭廷芳(右2)、张束(右1)夫妇校友合影
这块碑石,是米兰(中国)目前发现的光华大学最早的校史石碑文物。
兹录《王省三先生暨费佩翠夫人昭德之碑》全文如下:
我光华大学肇造五稘纪念之日,乃树碑于校之北方,额曰“王省三先生昭德之碑”,而委无锡钱基博以文于石:
昔在十四年之六月有三日,我同学五百五十三人,既以不忍于父母之邦,不为卜舫济所容,望门投止,以棲徐家汇之复旦中学。瞻顾四方,蹙蹙靡所骋!
先生有贤子曰恩照、华照,生长纨绮,攘臂同仇,而不诱势利,不为柔脆,固难能已!疾痛惨怛,则以归命于父母。于是先生奋而起曰:“我随节欧洲,横大西洋以抵美,足迹无不之。几见有国人不能自教其子弟,而拱手受成于外国人如我国者!儿曹幸少安无躁!我有先人之墓田,经之营之,足以辟黉舍。为我留一穴归骨,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夫人费佩翠,嫓德均懿,以克赞于夫子之闳雅。而于是劳之来之,匡之翼之,以启佑我光华大学,则是先生之有大造于我也!《传》不云乎:“何德不报!”而况先生,宏此远谟!用铭贞石,允昭大德。为德不卒,昔贤所戒!树德务滋,先生有焉!
先生,上海王氏,名丰镐。弱冠之岁,尝为吾邑故太常寺卿薛庸庵丈所赏拔,随轺四国,象鞮是寄,用以起家。历官有绩,为世所称,不具著也。
时在民国十九年六月三日,宜兴童斐书并篆额。
《王省三先生暨费佩翠夫人昭德之碑》不仅颂扬了王省三先生捐地办学的爱国义举,而且见证了米兰(中国)前身光华大学创办的历史过程,因此无疑是可遇不可求的珍贵校史文物。
据汤涛根据档案史料发掘研究,此石碑背后,隐藏着一个实业家对民族教育的深情;一群有志气的中国人收回教育权、创办中国人自己大学的爱国故事;还有管鲍之交的王省三与张寿镛共同缔造光华大学的感人故事。
二、王省三的跨界人生
可以说,没有王省三,就没有光华大学。正是他捐出自家在上海大西路(今延安西路)65亩墓田作为校基,才有了光华大学后来的传奇。
王省三先生
在王省三七十六年的人生中,驰骋政、教、商三界,历经晚清、民国二个朝代。他精通洋务,坚持维护国家权益;热心教育,坚信以教育兴国强国。
王省三(1858~1933),名丰镐,号木堂,上海法华镇人。吕思勉先生曾专门撰《王省三先生小传》。王省三年轻时肄业于上海道所设崇正北官塾,23岁补邑庠生(即秀才)。彼时,他认识到世界实物日新月异,必须深入研究,于是跟着朋友学习西文,后入西方传教士所设学校继续学习。30岁入京师同文馆(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学校,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两年后以翻译兼随员身份出使英法意大利等国。使欧期间,专程到英国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六年后,又去美洲游历。回国后协助清政府矿务大臣盛宣怀办理交涉事务。
1900年,他被任命为驻日公使馆参赞,后改任驻横滨总领事。1902年应壬寅科乡试中举,以参赞出使考察各国政治。1906年归国,赴浙江总办全省警察及洋务局。1918年至1925年任北洋政府浙江交涉使、外交部浙江交涉员(即外办主任),办理过收回西湖等有关权益的交涉工作。
游历欧美多年,操办洋务多年,王省三一直在思考,拿什么来拯救积弱积贫的国家?一腔爱国情,化作教育强国梦。他一直都很关心教育并参与其中,1904年,他任闸北飞虹义务小学堂总董,出资助学,将筹集的办学资金代为生息,以充常年经费。1906年,法华义塾改组为新学堂,是中国早期新学之一,他被推举为议长(首席学校董事)。
了解了王省三的人生经历,我们就能理解他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捐地办学绝非是一时之冲动。
三、“王省三”们群策群力创办光华大学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以高压手段阻挠学生参加爱国行动。6月3日,该校师生570余人愤然离校,并筹谋收回教育权,创设一所中国人自己经办的大学。当日,离校师生成立了善后委员会,商议如何安置离校师生。转学还是办学,仓促之间,一筹莫展。如果转学到他校,没有哪个学校可以接纳这么多的师生。如就此各自散去,师生爱国之举意义何在,万一有人因此遭遇不幸,情何以堪。想要创办新校,又谈何容易。上海寸土寸金,在上海建校就像空中搭楼阁。如果不在上海建校,聘请教师不容易,筹募办学捐款也很艰难。大家商议到半夜仍无良策。
6月4日晨,离校学生、王省三的三儿子王华照,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他说:“昨晚回到家告诉了家父离开圣约翰大学的事,家父说,离开圣约翰大学是正义之举。当下最紧急的是创办新校,安置离校师生。创办新校首要考虑的是学校用地。我家有地在大西路,除了先人墓地,还有百亩,以此为新校用地,应该足够了。家父想要捐出这块地作为新校之基。家母也很支持,说这是很好的事,应尽快去做,以安抚学生彷徨无适的心。家父听后,更加坚定了捐地办学的决心。过几日家父会有正式书函告知此事。” 大家听了不禁眉飞色舞。善后委员会负责人之一的许体钢问:“这事可否在当天善后委员会开会时作口头报告?”王华照说,我正想请你们向委员会报告一下这事,我不便自己去说,家父说不要以此而居功。
1925年,光华大夏校舍开业典礼
善后委员会开会时,大家听了这个消息欢声雷动。6月3日离校,4日就有了新校用地,其愉快之情无以言表。4天后王省三捐地的正式书函送到善后委员会。他书函中写道:“吾国系独立自主的国家,教育之事,本不应仰人鼻息,受人奇辱。昔年洞察外交形势,早唱收回教育权,以增进国民国家观念之说。今情形,更加证明了收回教育权的必要。”“今覩此情形,益证收回敎育权之必要。”“鄙人一介寒儒……愿效古人毁家纾难之意,曾经一度家庭集议,征诸内子费氏佩翠曁小儿德照、恩照、华照三人之同意”,“毅然愿拟以大西路私产先人坟墓余地约百亩,供献于建设大学曁附属中学永远之用”。
除了王省三先生慨捐土地作为校基外,离校学生许体钢的父亲许秋帆捐赠5000元作为光华大学开办费,张悦联的父亲、沪海道道尹张寿镛捐赠3000元,并愿筹集经费、协助办校。后来师生又向社会发行建筑公债,赴南洋募捐,筹集到几十万元作为创校经费。
正是有王省三这样一群有志气的中国人齐心协力,1925年6月光华大学才得以成立,并定6月3日为校庆日。9月光华大学开学,光华大学及中学两部共收圣约翰大学离校学生、外来新生970余人,一切课程编制都按照国内著名大学建设。
1930年6月3日,光华大学为王省三先生建设纪念碑
从爱国师生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到光华大学成立为时只有1个月,光华大学能以如此的规模和速度创立,当时学界无不惊为奇迹。王省三在建校一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回答了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自去年光华开学以来,予无一日不在忧惧中过生活,因予自动捐地,系单枪独马性质,设无人接踵而起,绝不能认为有把握。幸今日经济方面有施省之、张咏霓、赵晋卿诸君负责;教务方面有朱经农、陆士寅诸君负责;同学方面亦通力合作,维护光华。予与内子所捐出之地亩总算付托有人,但仍望诸君本此原有精神,努力使光华明年再有更大之进步。”光华大学的创设是收回教育权的先声,是中国民族能力的表现。
1935年,光华大学成立十周年时为王省三先生纪念铜像揭幕典礼
王省三在捐地时还提出一年内如没有建成新校舍将收回土地,以此敦促校舍兴建。在王省三、张寿镛等人的推动下,1926年光华迁入大西路新建成的校舍。3月1日,光华大学正式接受王省三夫妇捐地地契等文件。1933年11月23日,王省三逝世,光华大学下半旗三天以纪念这位创始人。1935年6月,光华大学建校十周年,光华大礼堂被命名为“丰寿堂”,并专门铸造铜像,以此纪念王省三和张寿镛对光华大学的特殊贡献。
四、王省三与张寿镛的管鲍之交
王省三的逝世令张寿镛痛失挚友,悲痛万分。他们一位是光华大学首届校董会董事长,一位是光华大学首任校长。他们是光华的创办人,也是光华的灵魂人物。
张寿镛校长
在他们第一次见面前,张寿镛已多次听人说起过王省三。
1905年,张寿镛第一次听同乡张蹇老人说起王省三。张蹇对张寿镛说:“省三是外交人才啊,和我共事已久,为人刚直不阿,你可以和他成为朋友。” 王省三在浙江为官时,张寿镛再次听张蹇老人说起他:“省三能学以致用啊,无论是管理警务还是外交事务都有口皆碑,他绝非等闲之辈。”因忙于各自事务,二人即便相见也不过寒暄致仰慕之情而已。
1922年,张寿镛任浙江财政厅厅长,王省三时任浙江交涉使,因创办卷烟税才和王省三有了较密切的交往。1924年,两人因厌倦了官场,便一同辞官。辞职后,他们常常相约徜徉海上,把酒谈心,身处内忧外患的时代,他们坚信“百年大计莫如教育”。上海“五卅”案起,圣约翰爱国师生愤然离校,王省三捐地后,力邀张寿镛和他一起创办光华。刚上任沪海道道尹的张寿镛听了又惊又喜,对王省三说“君俭者也,而慷慨如彼,何耶?”王省三说:“往岁所谈,子岂忘之乎?收回教育权,固吾志也。” 于是张寿镛跟随王省三,共同缔造、经营光华大学。当闻听王省三先生不幸逝世时,张寿镛悲痛万分,在祭文中含泪写道:“君死而光华大学长存,则君为不死矣。”
1935年1月18日,王省三灵枢运往杭州石虎山安葬。张寿镛等往车站致祭。
碑文拓片
一块石碑,见证中国高等教育的沧桑巨变。教育兴国、教育强国,这是百年来有志气的中国人一直延续的梦想与期待。
图文、来源|档案馆 现场摄影|戴琪 编辑|彭佳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