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现代爱国主义与法律保障”学术研讨会在闵行校区举行,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项课题组组织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解放日报》《社会科学报》等20所高校、理论媒体的近40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重大课题课题组组织召开“现代爱国主义与法律保障”学术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课题组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主持。余玉花介绍了课题已开展情况,并期待就“刚性法律能否、如何保障爱国情感和爱国精神”等问题进行多学科研讨。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教授致欢迎辞并主持上午会议第一阶段。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米兰在线登录郝宇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汪庆华教授以及华东政法大学阮博副教授围绕现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困局,以及法律保障爱国主义的可能性、方法与限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建军就“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出背景、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厚植进行了整体性解读;郝宇青从后民族国家时代何时开启、如何看待后民族国家的实践出发,提出如何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爱国主义与国内问题等关系是现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课题。汪庆华认为,文明的主体性和国族的主体性构成了主体身份认同构建的两重向度;宪法爱国主义为实现生活世界、意义系统和制度保障三者有效关联提供了可能性;法律规范爱国主义应侧重实现法的引导教育功能,实现法律对民众爱国底线伦理之遵守的引导,而在宣传引导方式上要注意法法衔接问题。阮博认为,如何理解法律保障爱国主义、法律能否以及如何保障爱国主义等构成了法律保障爱国主义何以可能的完整阐释。
会议第一阶段
上午会议第二阶段由《解放日报》思想周刊主编王多教授主持。华东理工大学郭曰君教授认为,应该从宪法文本中研究法律保障爱国主义的宪法依据、含义、作用和限度,以《宪法》为文本依据,理解“国”之“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含义、理解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公民与政体等关系。天津师范大学石勇副教授以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为例,指出法律对分离权进行限制和规范是国外反分离主义的基本经验,健全处理台港分离主义的法律机制、统合大陆与台港制度、以法治教育推进台港青年对国家认同是对我国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华东政法大学蒋太珂博士认为,通过政府、社会等公共机构及其公共政策培育爱国情感,并对特定危害国家情感、伦理的方式进行法律规制是调和保障公民自由和推行道德规范矛盾的必要举措。米兰在线登录陈融副教授认为,爱国主义以及法律保障的正当性及可行性、道德与法律哲理关系、爱国主义的中国语境、法律保障爱国主义的理性策略,以及如何从爱国主义保障的视角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行评价并完善这些是本课题研究必须回应的问题。
下午会议第一阶段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主任杨卫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吴新文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赵瑞琦教授、米兰在线登录庄志民教授和华东政法大学赵丽涛博士后围绕“爱国主义的时代境遇与中国语境”展开讨论。吴新文认为,中华爱国主义要立足西方传统、中华传统以及马克思主义传统三个面相,同时实现法律保障爱国主义应从原则保障、制度保障、条件保障、程序(仪式)保障和底线保障等方面着手。赵瑞琦教授阐述了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操控与政治认同的现实类型以及对爱国主义培育的挑战。赵丽涛认为应从真相系统与情感系统统合、法律规范情感等方面开展后真相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庄志民从生态学视角提出建立爱国主义文化生态的重要性及爱国主义文化生生不息的实现原则。
复旦大学吴新文教授发言
下午会议第二阶段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情感、道德与法律等基础理论展开,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副教授主持。安徽建筑大学宣璐副教授认为,现代爱国主义应该处理好民族与国家、国家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爱国主义情与法的冲突表现及现代爱国主义是合情合法的。上海师范大学苏令银副教授认为,对爱国主义的道德哲学理解,应该更多从目的理性的意义上讨论公民的义务和价值问题。上海电机学院宋洁副教授从应然的层面阐述了法治对爱国主义保障的方式。米兰(中国)叶方兴老师从德性政治学出发,认为爱国主义作为情感认同对促进行为实践有着内在作用机制。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爱国情感如何实现与法律体系保障相融合、个人如何突破自身界限形成与国之间的情感联系、如何通过整体法规为爱国主义提供政治正当性说明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观点碰撞。
课题组首席专家余玉花教授进行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课题组首席专家余玉花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行,为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多方智慧,也将助推重点马院的进一步发展。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张卫伟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吴诗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