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至17日,我校2019年寒假务虚会在闵行校区教师之家举行。会议聚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以“高扬‘以本为本’主旋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主题,在回顾总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深化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开拓思路、集思广益。
我校召开2019年寒假务虚会
此次会议分为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分组讨论、分组小结汇报和总结讲话五个环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和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分别以“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与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学堂计划’介绍”为题作主旨报告。
任友群从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部署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他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央4号文件)、《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分析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方向。任友群表示,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项基础性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分量会越来越重。与教师发展相关的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工作,还需要有更新的思路,拿出更实在的举措,投入更多的资源。在分析教师培养改革的形势与任务时,任友群简要回顾了我国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了推动改革的背景和政策。他指出,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实现了我国教师培养体系从单一到多元化的优化升级,但转型过程中也产生了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培养数量结构与教师的补充匹配不足,培养的高学历层次人才浓度较低,政府、高校、中小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尚未完全落地等问题。他表示,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从强化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大师范院校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方面施策。在任友群看来,解决教师培训的问题必须健全完善的培训体系,要从做强存量和扩大增量两个方面发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作主旨报告
谈到一流师范大学的使命,任友群认为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根本、特色和优势,师范大学建设“双一流”,一定要守住根本、彰显特色、发挥优势,一定要将教师教育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思路和发展目标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中,切实承担起振兴教师教育领头雁、主力军的使命,具体体现在成为一流教育人才的培养者、一流教育研究成果的供给者、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引领者、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者。他还就如何加快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如何有效解决教师学识习得与实践能力养成之间的矛盾、师范院校与高水平综合大学形成“比较优势”等谈了想法和思考,他希望学校能够固本浚源、持正兴远、锐意改革、办成一流,为我国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现场与会人员认真聆听
彭刚从清华大学历次教育(教学)工作讨论会说起,首先介绍了清华大学近期的教育教学改革。清华大学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确立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学体系,以及“三位一体,以学为主,通专融合,多样成长”的培养目标。彭刚介绍道,去年清华召开的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明晰了“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在推进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方面进一步形成共识。他还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大类培养、加强基础课教学、加强通识教育、加强实践教学、标杆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分析了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转型问题。
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作主旨报告
彭刚还介绍了清华大学“学堂计划”和各项相关创新举措。他表示清华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的理念是让优秀学生做“领跑者”,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各院系、各学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聚集了大师、吸引了优生”,进而促进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他还谈到,2018年11月正式上线“学堂计划”学生培养追踪平台,加强学生跟踪管理研究并持续创新改革。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在主持主旨报告环节时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学校迎接建校七十周年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是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设的冲刺之年,是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推动之年,更是“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关键之年。他希望与会代表结合主旨报告,通过一天半的集中学习研讨,以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教师教育问题为突破口,聚焦卓越拔尖人才培养。
副校长戴立益作专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环节,副校长戴立益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专题讨论的背景,并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教师教育三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我校的发展形势。在专业教育方面,戴立益以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师、学生、实践与双创、标志性成果、科学管理、教育研究等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相关工作要求和兄弟高校经验,深入分析了我校专业教育工作的现状,总结了工作成效,并反思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他指出,要把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作为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推进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工作。在通识教育方面,戴立益表示通识课的定位是基于社会进步的贡献、文明传承的精华、学科发展的脉络,通过经典研读和多元体验,奠定米兰(中国)本科生应有的价值理念、精神素养和思维习惯。他表示,目前我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与通识课程建设方面已有基础,要打造通识教育课程2.0版,必须建构通识课程结构体系2.0版、由基于功能认同的高水平教师担纲主讲、符合“通识课程”要求的年均420门次要求。在教师教育方面,戴立益表示要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处理好教师教育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教师教育与教育研究、教育服务的关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乐教、适教、善教与持续动能,将适应性与科学性渗透到培养方案中,强化未来教师培养的“软实力”,把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本硕博贯通、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雷启立作专题报告
通识教育教学点责任教授杜成宪作专题报告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作专题报告
会议现场
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雷启立,通识教育教学点责任教授杜成宪,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先后作报告。雷启立以“米兰在线登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方案汇报”为题,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流专业,加强培养方案修订做好卓越拔尖计划,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实践课程提升,充分激发教师和院系责任主体的积极性,科学管理,组织实施与保障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学校未来三年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工作思路和关键举措。杜成宪介绍了《米兰在线登录通识教育课程方案(讨论稿)》,详细梳理了我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现状,结合国内外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学校的办学传统,提出了我校今后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理念、目标、结构和标准要点。周彬汇报了我校教师教育发展情况,梳理了我校在教师教育领域过往取得的优异成绩,分析了当前在后公费师范生时代教师教育面临的困惑和挑战,提出了下一步如何继续发挥我校教师教育在全国引领作用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主持专题报告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主持专题报告时表示,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一流本科教育,抓好本科教育工作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书写教育“奋进之笔”的必然要求。如何坚持“以本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并提升本科人才培育质量,如何对标国家的要求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如何办好一流本科教育,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深入思考,真抓实干。
分组讨论环节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结合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以及《米兰在线登录关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米兰在线登录通识教育课程方案(讨论稿)》《米兰在线登录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行动计划(讨论稿)》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汇报分组讨论情况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震宇汇报分组讨论情况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文汇报分组讨论情况
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汇报分组讨论情况
在分组小结汇报环节,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震宇,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文,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分别代表各组汇报了分组讨论情况,就讨论中形成的一些共识和建议进行了交流。他们表示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普遍认为本次大会的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指向明确、鼓舞人心,对于切实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起到了良好的启迪作用。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在主持分组小结汇报
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在主持分组小结汇报时表示,与会人员在分组讨论中踊跃发表意见,充分沟通交流,对学校如何在加速再出发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聚动力、强优势、谋发展,提出了很多有见地、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任友群司长、彭刚教授和几位专家的报告,为学校更好地深化教师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综合改革开拓了思路。不少老师提出回归本科教育就是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的中心阵地,要将之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学校的改革思路已经明确,今后还需要贯彻落实。
最后,校长、党委副书记钱旭红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一天半的务虚会会议讨论充分,卓有成效,不仅达成共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钱旭红从愿景、抱负、使命及任务、项目、评价两个层面论述了学校当前的发展态势,阐明了我校应该培养富有人文情怀、有执行力的领导型人才,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及特色,调动本质性思维,明晰每个师生的历史使命,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校长、党委副书记钱旭红作总结讲话
谈到落实会议精神,钱旭红表示要做到“狠、准、严”:师生在一流本科教育工作中满负荷工作、高质量运行、全过程跟踪,缩短课时,增加课业难度,增强课程的研讨性与创造性。钱旭红指出在去年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经验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推动联动就业、招生和培养工作,尽早推行大类培养,奠定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他要求全校上下实行“倒逼式改革”,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邀请国际相关机构、兄弟高校诊断把脉。同时,通过信息化对课堂教学进行实时在线跟踪评估,完善评价体制机制。钱旭红强调,一流本科教育要坚持“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达成为中心”,以基于知识传授和创造的精神、思维及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围绕会议的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在专业教育方面,钱旭红认为要以研究型的本科教育来审视专业教育,让各院系的前沿研究成果服务于课堂,合理安排本科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的时机;扩大“双创”教育的覆盖面,加强现有的实习、实践、田野调查等实践性学习方式;注重专业教育的逻辑性,课程大纲、教育方案之间要建立联系;打造逐步加深、不断迭代并趋于完善的专业教育。在通识教育方面,他从我校四门经典阅读通识课程谈起,分别是:作为人类学科模板和形式逻辑训练经典的《几何原本》,作为当代科学人文和人类思维经典的《量子史话》,作为中华民族哲学经典的《道德经》以及作为人类思想经典和主流价值的《共产党宣言》。他希望从这四门课开始,逐步搭建起我校通识教育的框架,特别要体现我校优势特色学科,做到把学生个人特色、教材特点等结合起来。在教师教育方面,他谈到要注重学者专家型的卓越教师的培养。同时,充分发挥我校教师教育优势,本科教育与硕士教育并举,从内涵上改进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拓宽培养内容,从而建立起我校“新师范”的特色。他强调,在上述三种教育的推进工作中,各级党政一线、教学委员会、专业点责任教授、专业委员会需大力配合,并在学生校长助理的基础上成立学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形成合力,责成相关部门充分研讨、评估、形成最终方案,在短学期中试行,于下学期正式推行。
现场自由讨论交流阶段
钱旭红还重申了学校“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的涵义,并具体部署了三年行动计划、绩效评估等重点工作安排。在自由讨论交流阶段,文军、袁振国、石艳玲、刘擎、姜雪峰等多位与会代表就职称评聘、课程改革、绩效分配、教学能力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钱旭红一一作出回应。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讲话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在主持总结讲话时表示,通过这次大会报告及小组讨论,与会人员一起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工作、教师工作和“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重温了孙春兰副总理和陈宝生部长的相关要求。童世骏强调,在相关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狠抓落实是关键,必须做到攻坚克难,“落实、落实、再落实”。童世骏围绕会议主题,就学校未来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提出了意见建议。他指出,全校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并主动担负起学校的社会责任,履行好部门和院系的职责,多方协同用力,进一步深化招生、培养、就业、实训联动机制;各部门及各学部院系书院密切配合,跳出传统思维,发挥特色优势,协力共进,在聚焦问题和目标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米兰(中国)特有的相关问题。要做好基于结果的正确评估,积极发挥督查办公室工作成效、利用信息化手段的相关成果,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估工作;要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持之以恒,进一步推行措施保障落实,不断强化责任担当,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我们在克服聚焦力不够、执行力不够等方面做出了扎实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关工作仍需落到实处。童世骏表示,此次务虚会之后,相信在本科教学方面会有扎实行动,而且能够由此带动研究生培养工作、学生工作、教师工作以及为教师科研等提供管理服务的相关工作。
出席本次会议的校领导还有孙真荣、梅兵、李志斌、汪荣明。校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长助理;各学部党委书记、主任、副主任,A类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院长,B类学院院长及下属各系党委(党总支)书记、系主任,各书院党委书记、院长;机关各部处室正职;学生党工委、机关党工委、后勤党工委、产业党工委书记;各直属单位党政正职;校教学委员会委员;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工、青、妇负责人;部分特邀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文|吴潇岚 图|吕安琪 来源|新闻办 编辑|王晓荣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