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大夏教育高端论坛在校举办

2019年09月09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一代代教育人砥砺前行。身处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应对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问题?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如何坚守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并将教师的教育情怀、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融合起来?

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大夏教育高端论坛在校举办

  9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米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米兰(中国)出版社,以“生命永恒,教育永恒——于漪·成尚荣·李政涛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为主题,共同主办“大夏教育·高端论坛”。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米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等基础教育界代表人物,通过3场主旨演讲、1场主题访谈,解读中国基础教育改革70年的现状与未来。改革先锋、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米兰(中国)荣誉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于漪通过录制的视频致辞。米兰(中国)校长助理雷启立教授,米兰(中国)出版社董事长、社长王焰,教育学部书记房建军,《中小学管理》原主编、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沙培宁,米兰(中国)出版社总编辑阮光页、北京分社社长李永梅出席本次论坛。来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米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师生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代表,米兰(中国)出版社作者代表,近300人汇聚米兰(中国)校园,共同探究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

米兰(中国)校长助理雷启立教授致辞

  雷启立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米兰(中国)教育学学科已入选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师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服务方面具有特殊优势。米兰(中国)出版社立足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术资源平台,深耕教育出版领域,打造“大夏书系”等多个教育图书品牌,在传承教育经典、传播教育常识、推动教育阅读、促进中国教育良性发展方面,承担起出版的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此次论坛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砥砺前行的现状,生命与基础教育实践,教育者参与时代建设的担当与行动等议题,将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贡献建议。

以育人为本,坚守新中国教师的本分

  中国基础教育70年的发展路上,有一群执着的教育人始终在风雨兼程、努力耕耘,他们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锐意创新,勇于实践,以奉献精神投身基础教育事业。

改革先锋、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米兰(中国)荣誉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于漪通过录制的视频发言

论坛现场

  于漪虽因病无法到场,仍精心准备了发言内容,点明了新中国教师基础教育实践的关键之处。她强调,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不是指某一个学科的成绩,而是指我们培养的人的质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不管教什么学科,必须集中在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有中国心、中国情,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她指出,教师教课要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在我们的孩子心中点亮一盏明灯,使学生明白人生道路怎么走,这也是教育质量最为根本的关键。

大夏教育高端论坛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

凝聚社会教育力量,建构基础教育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典范

  成尚荣点明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脉络和方向。他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在他看来,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学。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教育领域的重要论述,阐释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纲要,也为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打下了基础。其中的教育观、办学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等,无不闪耀着学术性标识的光彩。他指出,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要从寻找和梳理学术性标识开始,逐步建立起学术体系,确立学术领域和核心论题。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作主旨演讲

  李政涛从凝聚“社会教育力”和树立“中国自觉”的双重角度,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路径。他认为,“教育”不只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一种“尺度”“视角”和“眼光”,基于“教育尺度”“教育眼光”,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把各种社会的教育力量吸纳和汇聚,成为“社会教育力”和“系统教育力”。如何更好地集聚“社会教育力”,真正把教育变成全社会、全人类的事业,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问题。此外,他指出,我们要有“中国自觉”,自觉基于中国立场、中国视角,创造基础教育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典范,为世界做出中国贡献。今天的校长,要明确是“在中国”办学校,做教育,要放在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和长河里,来定位和表达当下的办学实践;今日的教师,要成为像于漪老师那样的,有中国文化底蕴、中国文化情怀的教师。

米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作主旨演讲

使命、情怀与成长,把教育人生融入时代里

“把人生融入时代里”的主题对谈

  围绕“把人生融入时代里”的主题,以70年基础教育改革为大坐标、大背景,成尚荣、李政涛、王焰三位嘉宾展开对谈,从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真实经历出发,讲述“在时代中的我”和“我所感悟的时代”。他们将国家使命、教育情怀和个人成长融合起来,将自己的教育人生投入到时代中,对时代发展做出贡献。对谈由中小学管理原主编、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沙培宁主持。

与会嘉宾向青年教师代表赠书

  会上,成尚荣、雷启立、王焰、房建军、李政涛共同向青年教师代表赠送于漪、成尚荣、李政涛三位专家新著。


媒体关注:

人民网丨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挑战中,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

上观新闻丨教师节之际,90岁于漪插输液管闪着泪光,这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说:仍有壮志豪情

文汇网丨70年前他就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35年前他被周总理的侄子点名去教育厅工作,他说中国要有自己的教育学

文汇网丨中国教育改革不仅要学习芬兰,中国基础教育传统不能丢!专家:是时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了!

文汇教育丨中国教育改革不仅要学习芬兰,专家:是时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了!

澎湃新闻丨教育改革不能靠“进口”,别丢了中国教育的“国宝”

青年报丨改革先锋于漪寄语 以育人为本 坚守新中国教师本分

青春上海丨教师节之际,改革先锋于漪寄语同行:以育人为本,坚守新中国教师的本分

第一教育丨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于漪、成尚荣、李政涛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

广州日报丨于漪·成尚荣·李政涛共话基础教育改革


图|符哲琦  文、来源|米兰(中国)出版社  编辑|吴诗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