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高考中,那道关于“中国味”的语文作文题,像闪电,瞬时照亮了人们惯常思维中熟稔却极易被忽略的道理: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之后悟及“中国味”,其中暗含着文化只有在对比之中才能突出其民族特点的深意。那么,在米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眼里,中国味儿在哪里呢?
5月底的一天下午,阳光明媚,上海江宁学校的校园里出现了数位不同寻常的“大”学生,他们是米兰在线登录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8位本科留学生,分别来自白罗斯、俄罗斯、蒙古、韩国、孟加拉国和泰国。在简短的启动仪式之后,他们和16位江宁学校的6年级学生分成四组,到学校附近的24路终点站,坐上24路去上海著名的“中国文化历史名街”陕西北路进行研学体验活动。
海派文化里藏着中国味儿
上海是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城市,开埠的历史使得它既有传统江南文化的悠长意韵,又添抹了几道西方文化的浓重油彩,海纳百川,中西合璧。
上海江宁学校的“沿着24路看上海”是学校冠名为“城市•成长”的德育实践活动之一,让学生在体味城市魅力中感受城市历史,领悟城市精神;而米兰(中国)国汉院的留学生,十多年来,也一直在课堂上,在《上海城市文化》这门课程中,透过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陆家嘴的高楼大厦等去阅读背后的发展历程,重新认识和理解上海这座城市。
从去年开始,两个学校的中外学生携手,开始乘坐24路公交车踏访老上海文化的体验之旅。这一次,则是一个车站四个主题的深度研学。“陕西北路南京西路”站头,美食、旗袍、建筑、诗歌,成为四组中外学生共同探究的四个主题。
韩国学生白瑞禧、泰国学生叶大伟跟随美食组的江宁学生们探访了具有“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称号的梅龙镇酒家。江宁学生们前期准备充分,不仅将相关知识整理成册,印发给留学生们,还当场向他们介绍了饭店古色古香的建筑外观和别具一格的菜肴特色。美食组的重头戏在陕西北路上建于1925年的美新点心店。这家店的汤圆冷面大馄饨辣肉面炸猪排等都是上海特色小吃,是老上海人的最爱。尤其是汤圆,更是这家点心店的招牌。江宁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确定了亲手包汤圆、尝汤圆、同时调查汤圆相关问题的主题内容,带着2位留学生好好地体验了一下海派小吃。
美食组探访梅龙镇酒家
美食组学生探访美新点心店
韩国学生白瑞禧(右二)、泰国学生叶大伟(左一)学包汤圆
旗袍,虽然源于满族,现在被公认为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的代表,旗袍组的活动自然也透露着浓浓的中国味儿。活动一开始,来自白罗斯的奥莉、蒙古的欢欢,兴高采烈地跟着江宁学校的“小老师”们学做旗袍的盘扣。一根普普通通的布带子,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弯弯绕”,却难倒了我们的留学生。欢欢说,没想到盘扣这么难做。原来旗袍的美,就是这样一针一线积累起来的。中外学生们在亲身的制作体验中被其中的传统中国味儿折服。做完盘扣,组员们又一起来到陕西北路上的上海老字号服装店——龙凤旗袍店,近距离观摩作为上海非遗传承的旗袍制作手艺。旗袍繁复精致的美让两位留学生大开眼界。
蒙古学生欢欢(右二)、白罗斯学生奥莉(右一)学做盘扣
尝试旗袍
文化对比里发现中国味儿
诗歌组的中外学生聚集在陕西北路一家开设在老建筑花园旁的咖啡馆里读泰戈尔的诗歌。
读诗会现场
韩国学生林素英读诗
诗歌组中外学生
泰戈尔是印度的诗人,上世纪20年代末,他三次来上海,徐志摩接待他,有一次还住在四明村徐志摩陆小曼的家,就在陕西北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开发,那栋房子已不复存在,但是,中印两国文人间以诗歌为桥梁的文化交流佳话却流传至今。这次,诗歌组以春天为主题的朗诵会,邀请韩国留学生林素英和泰国留学生蔡小彬加入。6位同学,用汉语朗诵了泰戈尔清新隽永的诗句,让现场的听众沉浸在诗歌造就的春天氛围里。蔡小彬特地挑选了曾在上海复旦大学留学学习汉语、毕生致力于泰中友好事业的诗琳通公主创作并翻译的二首诗,一首嵌入了孟浩然的唐诗《春晓》,另一首则描写了泰国春天的重要节日宋干节的盛况。林素英则用汉语和韩语朗诵了韩国诗人关于春天的诗歌。同一个季节,不同的风俗习惯,用不同的语言来传递表达或相似或不同的情感,这种奇妙的文化对比和交流让中外学生们觉得好奇,更对文化的多元获得了深刻的体会。林素英说:“虽然是一个作家的,但是用两种语言读感觉有点不同。用韩语读的时候是温柔的,告诉孩子们春天很阳光;但是用中文读的时候是告诉孩子们要怀抱梦想!之前没有这样拿同一首诗歌用两种语言朗诵,这次朗诵对我是一种新鲜的经历,很难忘怀。”爱好朗诵的蔡小彬则很高兴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了泰戈尔和徐志摩,并且跟中国中学生交流了对中国诗歌的感想。
与母国文化对比,是外国留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文化时的基本思维方法。参加建筑组研学的俄罗斯学生明佳佳和孟加拉国学生莫寒,跟着江宁学生去参观陕西北路上的北欧风格的城堡式建筑——马勒别墅。明佳佳看到马勒别墅的第一感觉是很欧洲,莫寒则被别墅内部的装饰吸引住了。他说:“从建筑外面看它是西方风格的一栋楼,但内部装饰既代表着欧洲的味道,也保留着中国的元素”,让他在惊讶的同时,也深深地理解了《上海城市文化》课上老师反复强调的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含义。
江宁学校学生试穿白罗斯传统服饰和蒙古袍
美食组的韩国学生白瑞禧在学做汤圆的时候,介绍了韩国中秋节食用的类似的糕点“松片”的制作方法和特点,引起江宁学校学生的很大兴趣。旗袍组的欢欢和奥莉带去了各自国家的民族服饰——蒙古袍和白罗斯民族服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旗袍做了对比。江宁学校的学生饶有兴趣地体验了这些节日才穿的异国服饰。
人情味是浓浓的中国味儿
中国人是最讲究人情味儿的,中外学生携手的海派文化体验活动能让外国留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国人浓浓的人情味儿。体验活动的第一步,是在江宁学校的学生带领下在学校附近乘坐24路公交车。在非高峰时间段的市区公交车上,热情的老年乘客们居多,他们发现外国学生,往往会与之热情攀谈。这种经历与乘坐拥挤的地铁完全不同,是留学生们的意外收获。在老字号的点心店里,留学生们目睹上海老人们夫妻或亲友相伴前来品尝熟悉的特色小吃,也了解了退休老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留学生们更直接的感受来自于江宁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们,有的家长非常细心,会准备些上海特产糕点让孩子携带,送给留学生们品尝。这些都让留学生们直接感受到上海人的待客之道,拉近了中外学生的距离,让他们之间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产生了亲近之感。
留学生体验上海老人的退休日常
江宁学校学生赠送留学生上海特色点心
留学生们也十分喜欢这些可爱的上海弟弟妹妹们。诗歌组的林素英和蔡小彬在朗诵之后,开心地和中学生们交流各自朗诵的心得,教他们用韩语和泰语朗诵诗句。当他们得知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只是一个班的4位同学,更多的同学由于条件限制,不能一起来现场体验,他们当即决定录制一段小视频,通过微信发往教室,跟同学们互动。视频中,他们告诉在教室里的学生:“下次,我们一定要走进教室跟你们直接交流。”诚意的交流,是人与人接触的自然本能,而中外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由于文化各异,就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外学生发自内心的自然交流、亲密相处的渴望和实践,正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江宁学校学生观看留学生录制的视频
目前,这一基于课程教学的文化体验活动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渐趋深化,今年又获得了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的资助。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体验实践等各种渠道接触上海的海派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构成了留学生眼里“浓浓的中国味儿”。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经典的16字名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道出了多元文化交流的本质规律。从领悟独特的中国文化,到弘扬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我们培养的是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文|华霄颖 图、来源|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编辑|刘露霞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