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教育家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的引领和价值的支撑对教师的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教育家精神蕴含中国特有的丰富内涵。
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从“万世师表”的孔子,到倡导“知行合一”、视“中小学教育为国家根本大计”的陶行知,再到新时代涌现出来的“人民教育家”,古往今来无数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崇道尚德、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始终传承的优良传统,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首先来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师道文化。在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建设教育强国的智慧力量,不仅是提振教育自信力所必需、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所必需,更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精神财富的坚实基础和必由之路。
教育家精神是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教育改革人心”一直是有志之士积极探索自立自强之路的重要理念。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始终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精神底色,不仅是一种历史传承,也能够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教育家精神是对创新文化的时代回应。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领域也面临着深刻变革。我国正处在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期,处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攻坚期。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也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新时代“人民教育家”精神品质的凝练升华,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遵循,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师所需要的精神风貌、引领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的精神力量。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培育强国之师的重要支柱。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新的时代特征,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广大教师树立了精神坐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扬起了教育领域的鲜明旗帜。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锻造强国之师的内在需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教师是基础中的基础、战略中的战略。要让这支拥有1800多万人的教师队伍成长为能够支撑起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强国之师,特别需要精神的引领,需要激发更深沉、更持久的内在动力来实现教师的自我驱动,坚定其“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使命和志向抱负。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推动教育变革转型,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我国正处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积累扎实的学识技能,更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追寻教育家精神、根植教育家情怀,担当历史使命,回应时代发展对教育变革的需求。
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全过程。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高等教育卓越育人全过程。我们要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与高校卓越育人工作相结合,引导教师形成追求卓越的思想自觉,推动形成“以大师引领未来大师”的良好氛围。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纳入课程建设、教育体系建设,鼓励教师提升反躬自省意识,主动审视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将教学实践、科研探究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将涵育教育家精神贯穿基础教育未来教师培养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要构建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紧扣国家对教师教育的要求与社会对“好老师”的期待,努力提升师范生数字素养和多媒体互动交互教学能力,建强数字时代的教师队伍。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各类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全过程。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将各级各类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有效整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整合教师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构建相互衔接的教师发展课程体系,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要不断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努力打造“高校—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各类学校”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发展体系,探索构建合作共建、共生发展、协同联动的教师成长共同体,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阅读原文
作者丨梅兵(米兰在线登录党委书记)
来源丨中国教育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