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进一步发展。深刻认识“三个坚持”的提出和发展,对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以长期历史实践为基础,凝结着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进一步发展。深刻认识“三个坚持”的提出和发展,对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简称“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旨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它的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发展的方针。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坚持“双百”方针必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简称“二为”方向)。“二为”方向体现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行动指南。其中,“为人民服务”要求文艺作品要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需求,表达人民的心声,为人民的幸福和进步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求文艺作品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理想,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二为”方向的提出,对促进文艺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四大部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从党的十五大起,文化建设作为专门部分并作出一系列部署,其中都强调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党的文化工作的发展要求和前进方向,始终是指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灯塔。
从“两个坚持”到“三个坚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续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坚持“二为”方向、贯彻执行“双百”方针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个坚持”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领导文化建设新谋划的战略思路。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揭示的是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任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文化建设时反复强调“两创”的要求,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到提出“两创”,体现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发展。提出“二为”方向,坚守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规定,提出“双百”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开放特征。提出“两创”,鲜明体现了“两个结合”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作为一项新的任务,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文化领导权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思想。“两创”任务揭示的是中华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从“两个结合”的内在机理论述了“两创”任务的深刻含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价值含量,为加深认识“两创”提供了思想指南、确立了行动纲领。
“两创”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新,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形态呈现于世界。“两创”相辅相成,又形成不同的要求。“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历史潮流、体现时代特点、符合世界要求,在汲取传统资源基础上实现原创性的更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东西。“创新性发展”,就是要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思想,满足时代新进步新进展的要求,补充、拓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其现代表现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两创”,必须坚持把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相统一,在不断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的创新实践中,努力做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篇大文章,交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出色答卷。
阅读原文
作者丨柴奕 齐卫平(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米兰在线登录)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