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刘诗铭 任伟民:海外视角下的红军长征

2024年08月04日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90年来,红军长征作为“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吸引了诸多海外人士的报道、记述和研究。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透过海外视角来进一步了解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

  勃沙特,1897年生于瑞士。1922年,年仅25岁的他来到中国。1934年10月,他和妻子前往镇远途中,与正在贵州转战的红六军团相遇。之后,随红军长征560天,转战贵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地,成为一名特殊的“长征者”。

  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勃沙特写成了一本长达12章、共计288页的回忆录《神灵之手》。一开始,他在谈及对红军的印象时是这样描述的:“这些人都戴着相同的帽子和佩戴着红色标志,帽子的顶很大……他们穿的衣服则很杂乱,简直一个人一个样。”之后,勃沙特给出了更深入的观察。他强烈地意识到,红军虽然衣衫褴褛,却纪律严明。有一次,红军为躲空袭而隐蔽到果园中,“树上柑子满枝,因未查明是地主还是老百姓的,红军命令不许摘”。

  在书中,勃沙特还描述了红军开展思想工作的情况。他写道,尽管行军作战任务紧张且艰巨,但红军战士非常勤奋,“他们除了忙着打草鞋缝衣服外,还抓紧时间武装思想,一边听关于共产主义原理的党课,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每天除了出操和练射击外,还要坚持上课和读书识字,“每个集体经常要召开互助会”,围绕会议内容和政治路线进行思考和发言。

  红军不仅纪律严明,而且理想坚定。勃沙特感慨,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因为革命信仰坚定。“红军的领导人是坚信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徒,并在实践着其原理,是另一种频率和形式的‘苏维埃’。”

  除了勃沙特之外,还有不少外国记者为了探寻红军长征胜利之谜,选择主动冲破重重封锁,前往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探访。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踏入陕甘宁边区。之后,他为英美报刊撰写了多篇通讯报道,进而汇集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红军长征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只占一章篇幅,却是全书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埃德加·斯诺认为,红军战士“冒险、探索、英勇、忠心耿耿、清廉正直、充满活力”,具有对于民主实践的奉献精神、对于人民大众的信任。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成为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一经出版,便打破了当时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在斯诺的影响和带动下,许多外国记者前往延安进行采访,并基于亲身经历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

  “红军所看到的,除了无边无际的野草外,没有别的东西,而野草下面是黑泥浑水深达数英尺的沼泽”,甚至连一块石头都找不到。这里,“夏天任凭狂风暴雨冲打,冬天任凭寒风大雪覆盖,天空永远密布着阴沉沉的乌云,把大地衬托成灰暗而阴沉的地狱”……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以细腻而沉重的笔触描绘了红军穿越广袤草地的艰难险阻,让后人能够深刻感受到红军当年勇敢挑战自然极限的顽强意志。

  这一时期,还有不少爱国华侨华人从世界各地奔赴延安。

  1938年,《南洋商报》编辑张楚琨把《红星照耀中国》送给陈嘉庚,并介绍:“国共摩擦很厉害,大家想弄清谁是谁非,这是美国记者访问陕北的亲历记,看来报道还客观,仅供参考。”这本书为陈嘉庚1940年到延安考察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延安考察期间,毛泽东特意派了自己的警卫员陈昌奉为陈嘉庚服务。这是一位干练勤快的小伙子,参加过长征。在聊天过程中,陈嘉庚饶有兴趣地向他了解红军长征的一些情况。后来,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写道:“至延安视察经过,耳闻目睹各事实,见其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

  就海外研究成果来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称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最非凡的”,红军长征“这部非凡的史诗已然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美国学者施道安认为,红军长征不仅使得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生存并复兴,更标志着毛泽东作为该运动重要领导人的崛起。日本学者冈本隆三说:“长征,显然是一次比预想中更为艰巨与壮烈的远征。然而,正是这场艰苦卓绝的考验,铸就了中国革命之脊柱的坚韧体质,并且孕育出中国人民在斗争中不屈不挠的现代革命精神之源。”

  旅英华人作家孙书云在重走红军长征路后写道:“每个民族都有其建国传奇,而现代中国的建国传奇则是长征。”日本学者镫屋一认为:“长征中经过了很多困难,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团结一致、奋勇战斗,同时又不气馁,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克服各种困难……这对后来建立新中国积累了能量。”澳大利亚汉学家魏华德三次踏上长征之路,深感长征精神内核就是“永不放弃”。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把长征比喻成一座熔炉,其铸就了不屈意志以及克服困难、挫折向战略目标迈进的能力,“一个特殊的中国版本的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阅读原文



作者丨刘诗铭 任伟民(米兰在线登录党史党建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